您的位置:首页 > 文博研究 > 谈馆藏庙底沟彩陶的艺术魅力
谈馆藏庙底沟彩陶的艺术魅力
  

张峰

       摘要:位于三门峡陕州区的庙底沟,因发现了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以及庙底沟二期文化而享誉国内外考古学界,这里发现的数量可观且纹饰复杂的彩陶备受各界关注,本文试图从三门峡市博物馆馆藏的几件具有代表性的庙底沟时期的彩陶为入手,着重对其纹饰加以研究和汇总,从而为大家呈现庙底沟彩陶所带来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庙底沟  彩陶  艺术魅力  三门峡
       庙底沟,曾是三门峡的一个普通村庄,因1956年的重要考古发现,而成为史学界的一颗耀眼恒星。数量可观的彩陶、房屋基址及陶器作坊等一系列发现,确立了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和庙底沟二期文化,解决了仰韶文化向河南龙山文化过渡的承接关系问题。庙底沟彩陶是我国史前彩陶繁荣时期的典型代表,图案变化多端,纹饰纷繁复杂,色泽鲜艳明亮,给人以充满生命力的动感之美,充分体现了庙底沟先民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红陶与黑彩的迷人结合,便是庙底沟彩陶的最大特点,这些精美绝伦的彩陶艺术,是研究中华文明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其花卉图案影响了大半个中国,这些神秘的纹饰,仿佛是一个个待解的密码,传递出关于庙底沟、关于中华远古时代的无数个信息。
        三门峡市博物馆收藏有一批庙底沟彩陶,器形以钵、罐居多,器身纹饰清晰可辨,现从中撷取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七件彩陶,和大家一起分享,共同感受庙底沟彩陶特有的文化魅力。
 
(图一)
       一、网格纹彩陶钵(图一)。泥质黄陶,已残,上腹绘黑彩网格纹,通高7.7cm,口径13.1cm,底径5cm。经修复,网格纹及整体构图清晰可辨。网格纹在庙底沟遗址出土的彩陶中并不多见,这件网格纹彩陶,线条相互交织形成的网状图案成为其主体纹饰,平均分布于器物的上腹部,共四组,每组网格有窄长间隔带隔离,间隔带中无任何点缀。在《中国史前艺术的浪潮——庙底沟文化彩陶艺术研究》一书中,王仁湘先生将此类纹饰和宽带纹都归为直线几何纹饰。若干直线相互交错,形成菱形的网状结构,这是网格纹的基本构图方案,看起来很像渔网。一般来说,类似这样的网格纹都做为填充元素使用,如在方框、圆圈等图案内部进行填充,该图器物中网格纹就是在方框中进行填充的。
 
图二
       二、鸟纹彩陶钵(图二)。泥质黄陶,保存较完整,上腹绘黑彩垂弧纹与简体鸟纹组成的图案,通高7.6cm,口径20cm,底径7.5cm。该器身纹饰不再局限单一花纹,而加入了多个元素,口沿上方绘6组垂弧纹,同下方带圆点与细长弧带组成的图案(简体鸟纹)相对应。
       典型的鸟纹一般头眼足尾俱全,或站立,或飞翔,比较具象。随着时间的推移,鸟纹逐渐简化为由圆点与细长弧带组成的抽象图案,庙底沟遗址出土的鸟纹彩陶基本都是这类图案。在对鸟纹的研究中,石兴邦先生是最先注意到的,在《有关马家窑文化的一些问题》一文中,用示意图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其由具象象生纹向抽象几何的演变过程,认为庙底沟彩陶的几何纹饰是由鸟纹演化而来的。另外,苏秉琦先生、张朋川先生也分别在《关于仰韶文化的若干问题》和《中国彩陶图谱》中,也都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对庙底沟彩陶鸟纹的演变做了系统归纳和说明,清晰的展现了鸟纹的演变脉络,从他们的展示中,我们发现鸟纹在庙底沟彩陶纹饰中的特殊性和重要性,甚至可以说“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是代表以鸟为图腾的氏族部落”。

   

         图三(1)    


                        图三(2)                  

       三、眼纹彩陶钵,2件(图三)。均为泥质黄陶,上腹绘黑彩方框眼纹。图三(1)通高11.5cm,口径25.6cm,底径8.5cm;图三(2)通高10.4cm,口径25.9cm,底径10cm。庙底沟遗址出土的彩陶中,类似这样的方框眼纹一般单独出现在器物之上,且每个纹饰之间都有竖向窄带纹隔开,图三(2)可以视为这种纹饰的典型器物,上腹共有六组同样的纹饰。图三(1)与之相比,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成对出现的方框眼纹,竖向窄带纹将每对方框眼纹隔开。这些纹饰平均分布于器物腹上部,共四组,与人类的双眼相似。
       这类纹饰也有不同的名称,王仁湘先生在《中国史前艺术的浪潮——庙底沟文化彩陶艺术研究》中,将此归为连弧纹的一种,称为重叠连弧纹,在其眼目纹的分类中,未曾有类似纹饰出现。而在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编著的《华夏之花——庙底沟彩陶精粹》中,将此类纹饰统称为方框眼纹。其实,对于这两种命名都较准确,只是命名侧重的方向不同,前者注重的是其几何纹饰的构成,后者则倾向于纹饰的写实与象生。
 
图四
       四、西阴纹彩陶钵(图四)。泥质黄陶,上腹绘黑彩垂弧纹与西阴纹,通高8.0cm,口径15.3cm,底径5.5cm。垂弧纹和西阴纹的组合搭配在庙底沟出土的彩陶中很常见,一般垂弧纹都作为点缀,中间空出的弯角状纹饰(西阴纹)作为主体纹饰,属典型的地纹彩陶。该种纹饰彩陶因其较早发现于山西夏县西阴村遗址,被李济先生称之为“西阴纹”,这是庙底沟文化彩陶中唯一一种以地名命名的彩陶纹饰。在《史前中国的艺术浪潮——庙底沟文化彩陶研究》一书中,王仁湘先生对“西阴纹”的描述为“周围以黑彩衬地,中间形成一个左边一个宽头,右边弧收成翘起的尖角,中间有时点缀斜线与圆点”,并通过对不同地区出土的庙底沟时期“西阴纹”彩陶进行了比对和分类,将其分为6种形式,这对此类纹饰的研究提供了更加详实和系统的资料。当然,对于这种纹饰的研究,李济、梁思永、严文明等考古界前辈也都有涉足,足见其独特魅力。
 
图五
       五、弧边三角纹彩陶钵(图五)。泥质红陶,上腹绘褐彩弧线三角纹与圆圈纹,通高7.7cm,口径15cm,底径7.4cm,腹径22.5cm。该器物所绘纹饰比较复杂,主要由弧线三角和圆圈构成,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发现在圆圈纹内部所点缀的小圆点,以及两个弧边三角纹连接处的圆点点缀。弧线三角纹是三角纹的一种,王仁湘先生在《中国史前艺术的浪潮——庙底沟文化彩陶艺术研究》中将这种纹饰称为弧边三角,并且又将弧边三角纹分为阳纹和阴纹。该器物上的属于典型的阳纹弧边三角,可见有两边内凹,总体曲线流畅,其中一边内凹幅度较大,当内凹幅度较大的两个凹边两两相对时,在中间又形成地纹圆圈纹。在庙底沟彩陶中,圆圈纹有实圆和空圆之分,一般都会有一到两个圆点或者其他元素的点缀,但没有统一固定的模式。
 
图六
       六、花瓣纹彩陶罐(图六)。泥质黄陶,上腹绘黑彩花瓣纹,通高14.9cm,口径15.2cm,底径10.8cm,腹径23.3cm,器物完整。花瓣纹在庙底沟文化彩陶中比较特别,属于典型纹饰,王仁湘先生在《中国史前艺术的浪潮——庙底沟文化彩陶艺术研究》一书中对庙底沟文化彩陶中的花瓣纹进行了比较详实的研究和分类,就其样式来说,他将花瓣纹分为双瓣式、三瓣式、四瓣式以及多瓣式。图六属于典型的四瓣式花瓣纹,为二方连续结构,构图讲究左右对称,由地纹来观察,可见四个叶片向中心聚合,每个花瓣纹之间又有纵向镂空隔断,将整个器物上腹的纹饰分割为四个相对独立但又连续的花瓣纹。可以说花瓣纹在庙底沟遗址出土的众多彩陶尤为突出,其影响范围较广,是庙底沟类型的主要特征之一,苏秉琦先生在《关于仰韶文化的若干问题》一文中,就提出“花卉图案彩陶可能就是华族得名的由来”,由此可见这种纹饰在庙底沟彩陶纹饰中占有很高的地位,并且含有极高的史学研究价值。
       以上七件彩陶仅为庙底沟遗址出土众多彩陶中的冰山一角,就纹饰而言,虽没有涵盖全部,也足以让我们感受到庙底沟彩陶的艺术魅力。庙底沟人艺术创作的素材可以说源于自然,如花、鸟、鱼、蟾蜍、树叶等。他们用独辟蹊径的艺术思维方式,以某种动植物的整体或局部为描绘对象,采取写实或象征的手法构图,然后用矿物染料描绘在器物之上,一般以黑色为主,其次为红、褐、白。纹饰没有固定模式,在众多庙底沟彩陶中,找不到纹饰完全相同的彩陶,可以说一器一绘是普遍现象。通过对比,我们发现其相同纹饰的表现手法,往往是神似而形不同,这或许是庙底沟人彼此相互交流和认知事物的特殊符号,也是这些彩陶的艺术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1、王仁湘.《史前中国的艺术浪潮:庙底沟文化彩陶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1.
2、石兴邦.有关马家窑文化的一些问题[J].考古,1962(06)
3、苏秉琦.关于仰韶文化的若干问题[J].考古学报,1965(01)
4、张朋川.中国彩陶图谱[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
5、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华夏之花:庙底沟彩陶选粹[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编辑:manager)
文博研究
2003-2014 中国 河南 三门峡市博物馆版权所有 地址:三门峡市陕州公园内 电话:0398-2890577
豫ICP备1402955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