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博研究 > 灵宝唐《轩辕黄帝铸鼎碑》再议
灵宝唐《轩辕黄帝铸鼎碑》再议
  

李书谦



      摘  要:灵宝铸鼎原唐《轩辕黄帝铸鼎碑》是目前发现研究黄帝文化及中华文明探源点北阳平聚落遗址群最早的碑刻资料。本文结合碑刻、拓本及文献等资料,对阌乡县志中记载的该碑碑阳内容存在空缺字、释读错误等问题,和出现后世补刊谬误以及碑阴刻石文字等情况进行了研究探讨。

       关键词:灵宝北阳平;轩辕黄帝;唐代;铸鼎碑  

       河南灵宝市文物部门1978年文物普查时,在灵宝西闫乡大字营村(旧称达紫营)发现一通唐代轩辕黄帝铸鼎碑,时此碑已断为三块,仅存碑身,后被灵宝市文物保护管理所收藏。1995年,移至北阳平轩辕黄帝铸鼎原,次年建亭保护,后又移至始祖殿保存。

       碑为青石质,质地细腻,仅有碑身,呈长方形,高2.5米、宽0.96米、厚0.28米。额为半圆形,已残,阳面剥落严重;两侧分别镌刻三条龙首下垂浮雕,形象生动;中部为长方形额铭,阴刻篆书“轩辕黄帝铸鼎碑铭”。碑阳为篆书,字迹大多清晰。碑阴为楷书,上部和碑阳刻文内容相同,下部是王颜《进黄帝玉佩表》,字迹多已模糊不清。(图一,图二)此碑是研究黄帝文化和探寻黄帝铸鼎原聚落遗址群性质的重要参考资料,但以往对碑文的释读存在一些歧义,甚至出现谬误,严重影响了相关研究工作。现根据民国二十一年《新修阌乡县志》卷十九的记载,笔者对照碑文和拓片逐一解读,并结合相关文献加以考证,引玉之砖,以期方家指正。
              一、县志记载碑文情况
     《新修阌乡县志》中著录了碑阳刻文内容,由于为篆书,再兼自然因素导致个别字迹模糊,因此在碑文辨识过程中容易出现失误。笔者发现县志收录的碑文存在空缺字、且个别字与碑刻文字不符的现象。现予以探讨。县志记载碑文为:
       轩辕黄帝铸(缺“鼎”字,笔者加)原碑铭并序:惟天为大,惟地尧则之;惟道为大,惟黄帝得之。《南华经》曰:道,神鬼神帝,生天生地。黄帝守一,气衍三坟,以治人之性命。乃铸鼎兹原,鼎成上升,得神帝之道。原有为谷之变,铭纪铸鼎之神。铭曰:道能神帝,帝在于人,大哉上古,轩辕为君,化人以道,铸鼎自神,汉武秦皇,仙冀徒勤。去道日远,失德及仁,恭惟道原,玄德为邻,方始昌运,皇天所亲,唐兴(正文是兴字,颇分明,而碑阴释为与字,恐有误)兹原,名常鼎新。铭并序一百三十七字。虢州刺史泰原王颜撰,华州刺史兼御史中丞陈郡袁滋籀书,唐贞元十七年岁次辛(缺“巳”字,笔者加)正月九日癸卯书。 
       1、空缺字
       县志文载中有两处各空缺一个字。其一,文中首句“轩辕黄帝铸□原碑铭并序”中,缺一个“鼎”字,显然为笔误。其二,为文末“唐贞元十七年岁次辛□正月九日癸卯书”,空处应为“巳”字,辛巳为干支之一。唐德宗贞元十七年为公元801年,即辛巳年。
       2、释读错误
     (1)“惟地尧则之”的“地”应为“帝”。刻石中该字为 ,即“帝”。而“地”的篆书为 。二者在书体上就有天渊之别,很可能是著录者出现的笔误,拓本中此字很容易辨认。
      (2)“帝在于人”中的“于”应为“子”。文中该字为 ,这是“子”的篆书体。而“于”的篆书体为 或 ,“于”和“子”两字的书写方式相差甚远。《说文解字》[1]卷十四之“子部”:“ 。十一月,阳气动,万物滋,人以为称。象形。凡子之属皆从子。 ,古文子从巛,象发也。 ,籀文子,囟有发,臂胫在几上也。[注]李阳冰曰:子在襁褓中,足并也。即里切。”子为象形,属十二地支之一,还代表十一月。故而原来的“帝在于人”应为“帝在子人”。
      (3)“失德及仁”应为“先德乙仁”,碑文中两字分别为 和 。《说文解字》[2]卷八之“先部”载:“ ,前进也。从儿从之。凡先之属皆从先。[注]臣铉等曰:之人上,是先也。稣前切。”其为会意。“失”的篆书体为 。《说文》卷十二之手部:“ ,纵也。从手乙声。式质切。” 与 字的下半部虽同,但两者的上半部差异较大。
 在《说文》中是这样解释:“象春草木冤曲而出,阴气尚疆,其出乙乙也。与丨同意。乙承甲,象人颈。凡乙之属皆从乙。于笔切。”疆通强,为通假字。“及”的篆书体为 ,仅从书体上看 和 就风马牛而不相及。故为“先德乙仁”,而非“失德及仁”。  
     (4)“唐与(正文是兴字,颇分明,而碑阴释为与字,恐有误)兹原”,这是县志中的原文。说明编撰时已发现原来“唐兴兹原”的 “兴”有误,因“正文是兴字,颇分明,而碑阴释为与字”,从而推断“恐有误”。拓本中该字为 。《说文》[3] “勺部”对该字是样解释:“赐予也。一勺为与。此与舆同。余吕切 。”即应是“与”无疑;而“兴”的篆书体为  。两者有很大相似处,但上半部有些许不同,这可能是导致释读错误的主要原因。
二、碑阳有后世补刊之疑

       石碑在传承过程中由于保存环境不同,导致石质风化或剥落,出现局部或个别文字消失及模糊不清现象,后世之人会采取一些补救措施。这样难免出现一些差错,因为有的丹书者对某些字的书体可能似懂非懂,而大多石匠不懂书法,刊石容易出错。这通碑刻就存在这些疑点。
       1、碑阳有三处为后世补刊
      (1)结尾处的“铭并序一百三十七字”非原文内容,应为后人补刻。从两点可以证明,其一,不符合碑文体裁。碑文体裁一般包括文、铭和序。碑的种类繁多,碑文种类各具特色。《轩辕黄帝铸鼎碑》则是功德碑,它由标题、正文和落款三部分组成。而在正文和落款之间出现“铭并序一百三十七字”,显然与文中前后没有任何联系,更有画蛇添足之嫌。撰文者王颜身为虢州刺史,又出自文人世家,对如此重要的碑刻,下笔时应该万分慎重,不可能会犯这样的错误。其二,书体与原碑文存在一定差异。碑文篆书出自当时的大家袁滋之手,可谓笔笔见神力,字字高深莫测。而这九个字和原文中的篆书体比较,虽貌似而神离,显然书法功力不及,但仍保留着一些晚唐篆书遗风。因此,推测这九个字为后世研究者留下的,极有可能成于晚唐至五代这个历史时期。
      (2)碑额及碑体右上角文字
       由于原碑额及碑体右上角表层被剥离,从碑的侧面可以明显看出来,剥离层厚约2厘米。(图三)这两处文字处在一个平面上,应是将剥离层重新打磨后又补刻上。碑额有八字,为“轩辕黄帝铸鼎碑铭”。碑体右上角共十四个字,自右向左为“轩辕黄帝/惟天为大/之南华/气衍/之”。其中有三个字出现刊石错误,即“惟”误为“维”、“气”误刻之字无法识别、“之”误为“生”,待后文勘误。可以看出这两处文字书体一致,笔画显得十分纤细,又有工巧之韵,给人们视觉带来一定的装饰感,但又显出几分呆板气息,且“轩、帝、鼎、铭”四字与原碑文迥异,这种书体风格与明代前期书法习惯十分相似。明代篆书以小篆为主流,朝廷在铨选官员时还特意把篆书作为必备条件之一。因此,从坊间布衣到出仕官员习篆书之风十分盛行。明中期以前的篆书,大多是在唐李阳冰“铁线篆”的基础上,规范整饬、笔画纤细、典雅工巧,具有较强的装饰性,但略嫌板滞,艺术水平不高,但与袁滋研习古籀的篆书风格相去甚远。
      (3)碑体左上角碑文
       自右向左为“曰(碑刻为“目”)/坟以/原有为/道能神帝/铸鼎自神/道原玄德/原名常鼎”,共二十二个字。这些字多数乱象环生,显得十分随意,能看出刊石者书法功底和艺术修养较差,与袁滋的篆书体实有天渊之别,明显存在近现代书体痕迹。
       2、补刊出现的错误
       在这通碑上共发现四处错误。
      (1)“惟(碑刻为“维”)天为大”中的“惟”字,篆书为 ,在碑文中曾出现了四次。唯独将此句中刊为 ,即“维”,但“维”用在句首不合乎语法规定。
      (2)“《南华经》曰(碑刻为“目”)”中的“曰”字,篆书应该为 ,而碑文中被刊为 ,即“目”字,将二者混淆。《说文》卷五“曰部”解:“ ,词也。从口乙声。亦象口气出也。凡曰之属皆从曰。王代切。”《说文》卷四“目部”释:“ ,人眼。象形。重童子也。”但县志中没有受其影响,仍释为“曰”。
      (3)“气衍三坟”中“气”的篆书体为 。《说文》卷一“气部”释道:“ ,云气也。象形。凡气之属皆从气。”而碑文中该字较为模糊,看不出为何字,但不是 ,显然是刊石谬误。
      (4)“得神帝之(碑刻为“生”)道”中的“之”字,篆书体为 。《说文》卷六“之部”释:“ ,出也。象草过草,枝茎益大,有所之。”但石碑上将 字下多一笔,与 字相近,这样就变成了“生”字。《说文》卷六“生部”释:“进也。象草木生出土上。凡生之属皆从生。” 与 虽一笔之差,但大相径庭,寓意截然不同,可谓谬之千里。

       经过上述对碑阳文作了一番甄别考证之后,碑文内容理解起来似乎更容易些,应该将其解读为:
轩辕黄帝铸鼎碑铭
轩辕黄帝铸鼎原碑铭并序
       惟天为大,惟帝尧则之;惟道为大,惟黄帝得之。《南华经》曰:道,神鬼神帝,生天生地。黄帝守一,气衍三坟,以治人之性命。乃铸鼎兹原,鼎成上升,得神帝之道。原有为谷之变,铭纪铸鼎之神。铭曰:
       道能神帝,帝在子人。大哉上古,轩辕为君。化人以道,铸鼎自神。汉武秦皇,仙冀徒勤。去道日远,先德乙仁。恭惟道原,玄德为邻。方始昌运,皇天所亲。唐与兹原,名常鼎新。
铭并序一百三十七字
虢州刺史泰原王颜撰
华州刺史兼御史中丞陈郡袁滋籀书
唐贞元十七年岁次辛巳正月九日癸卯书

三、碑阴内容

       碑阴内容有两部分,上部为与碑阳内容相同的楷书文字,下部是王颜《进黄帝玉佩表》。该表收录于清•董诰《全唐文》第6部卷545,文如下:
进黄帝玉佩表
       臣颜言:国家虔奉道源,天下久安圣化,伏见能事必举,善迹必旌。臣所部湖城县界,有铸鼎原,是轩辕黄帝鼎成上仙之所,(阙一字)(缺字疑为“具”,笔者加,下同)详史册。县右升仙宫寺,具见图经,独此(阙一字)(缺字疑为“道”或“鼎”)原,曾无表记。微臣愚见,是千古所遗,历代因循,以至(阙一字)(缺字疑为“今”)日,只有铸鼎原名,莫知陈迹所在。臣今(阙一字)(缺字疑为“欲”)于原最高处,刻石表之,当石直下,更须穿地(阙一字)实。去月二十八日,本县令房朝静、县镇遏将常宪、专知官军将杜晏等,同于原上,选地对窟,穿深四尺,得玉石(阙二字)是(“是”在此处无解,疑无此字,笔者加)一片。穿时为土工所折,今作四段,有悬佩孔子二。其日县令所由等状送到州,臣送观察使,使牒却令州司自进。臣以此处合有碑记,千古所无,臣辄云为,自疑妄动,今幸得此佩,伏喜不妄。微臣测度,恐是黄帝上升之时,小臣遗坠之物。臣检算《历帝记》,黄帝去今六千四百三十年。伏以天下有道,地不藏珍,今千尺荒原,一穿得宝,且得轩辕坠物,应见圣明之代。微臣不胜惊喜庆忭之至。其玉佩谨以函盛,差朝请郎行司兵参军畅赏随表奉进。伏望颁示朝廷,宣付史馆。臣颜无任诚惶诚恐,顿首顿首。谨言。

       王颜此表的大致意思为:国家诚敬地信奉道教思想,天下圣化久安,凡能做到的事情都认真实施,对圣人留下来的遗迹一定予以旌表。臣所管辖的湖城县境内有铸鼎原,是轩辕黄帝铸鼎升天的地方,详情史册中有记述。县西方有升仙宫寺,在图志中有记载,唯独铸鼎原没有任何标志。臣认为这是千古遗留下来的圣迹,寒来暑往,时光荏苒,历代沿袭,一直到今天,但仅有铸鼎原之名,而大家说不清楚遗迹的具体位置。臣准备在鼎原最高处,用刻石来作为标记,计划用径直向下挖的方式进行调查,希望能找到遗迹的准确地点。上月二十八日,湖城县令房朝静、县镇遏将常宪、专知官军将杜晏等,一起在铸鼎原上,开挖到约四尺深时,偶然发现一块玉石。但被碰断为四段,上面有两个穿孔。那天,县令等官员把所得之物送到州,臣又送往陕虢观察使,观察使发牒文让本州司直接上表此事。臣认为这个地方应该有碑记,但在历史发展长河中没有见到,原来还质疑自己有些轻率,现在很幸运得到这块玉佩,庆幸这不是草率之举。微臣猜度,可能是黄帝升天时,侍臣遗坠之物。臣检算《历帝记》,黄帝时代距今六千四百三十年。如今以天下有道,地不藏珍,在今天的千尺荒原上,不经意地一挖就得到宝物,并且是轩辕黄帝的坠落之物,证明当今圣上圣明。微臣不胜惊喜欢庆之至。谨将玉佩用宝函盛装,差使朝请郎行司兵参军畅赏随表奉进。祈望颁示朝廷,宣付史馆。臣王颜不胜诚惶诚恐,顿首顿首。谨言。

       从王颜进表可知,他对轩辕黄帝铸鼎原进行过一番研究,应该还做过实地考察,并且想探究黄帝铸鼎升天的具体位置。此时湖城县令房朝静等在原上巧得玉佩,认为是祥瑞之兆,于是王颜不敢怠慢,将所见所闻上奏德宗皇帝,祈请立碑以示纪念。虽未见到圣谕资料,但从事情发展的结果看,应该是得到了唐皇的许可。于是这通碑刻得以问世,从而留下了见证当时历史的碑刻资料。

四、对《轩辕黄帝铸鼎碑》之认识

       1、关于碑的称谓
       涉足此碑研究的专家学者及史学爱好者众多,但对这通功德碑的称谓还不一致,有称《轩辕黄帝铸鼎原碑》,也有叫《轩辕黄帝铸鼎碑铭》,还有称《轩辕黄帝铸鼎碑》等。因此,很有必要给出一个较为合适的称谓,并能得到大家的认可。笔者认为从碑的标题探讨较为妥当。碑的标题为《轩辕黄帝铸鼎碑铭》,“铭”在《说文》卷十四之“金部”:“记也。从金名声。莫经切。”《现代汉语词典》[4]注释“铭”:“在器物、碑碣等上面记述事实、功德等的文字(大多铸成或刻成)。”因此,碑额文字意义不言而喻。即记述轩辕黄帝建立功业后而铸鼎庆贺的事实,以及歌颂始祖功德的碑文。所以,称其为《轩辕黄帝铸鼎碑》较为妥当。
       2、撰文者王颜和籀文者袁滋
       王颜出身官宦世家,山西太原望族,为唐代大诗人王维、宰相王缙的侄子,入仕后分别出任大理少卿、拜御史中丞,并担任虢州刺史。“颜,太原人,第进士。贞元中累官大理少卿,拜御史中丞,出为虢州刺史”。[5]这是《全唐文》的记载,其中还录入王颜的《进黄帝玉佩表》《轩辕黄帝铸鼎原碑铭(并序)》,以及《京兆府献三足乌赋》《白雀赋》《请厘肃朝班状》和《追树十八代祖晋司空太原王公神道碑铭》。从这寥寥数篇文字,可以看出气象万千之势。
“(袁滋)字德深,陈郡汝南人。弱岁强学,以外兄道州刺史元结有重名,往来依焉。……出为华州刺史、兼御史中丞、潼关防御使、镇国军使。……滋工篆籀书,雅有古法。”[6]袁滋传世作品极少,故轩辕黄帝铸鼎碑是研究其书法的珍贵参考资料。
       虢州与华州毗邻,又处在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其政治经济地位相当重要。王颜和袁滋又是同僚,一个以擅文扬名,一个以籀书名世,可以称得上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公元801年,时任虢州刺史的王颜怀着对始祖黄帝的敬仰之心,把胸中感慨诉诸笔端,并诚邀华州刺史兼御史中丞、书法家袁滋籀书,可谓珠联璧合。这段文字被刻于精心挑选的石碑之上,寄托了笔者的永久纪念之情怀,为后人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史料和不可多得的书法珍品,成为迄今为止全国发现最早的记载黄帝铸鼎升天的碑刻。
       3、碑文解释
      由于唐代崇奉道教,所以碑文中道教思想始终贯穿其中,有一些语句源自道家之说。如“《南华经》曰:道,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出自《南华经》第六章《大宗师》:“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又如“黄帝守一,气衍三坟”。守一,也作“守壹”。为道家修养之术,谓专一精思以通神。语出《庄子•在宥》:“我守其一以处其和,故我修身千二百岁矣,吾形未常衰。”气,先秦和西汉时期有很多涉及到关于“气”的著作。如《老子》《庄子》《列子》《管子》《荀子》、黄帝内经》等。有些语句只能用道家学说才能解释,如“帝在子人”中的“子”,“先德乙仁 ”中的“乙”等等。根据笔者理解碑文释为:
轩辕黄帝铸鼎碑铭
轩辕黄帝铸鼎原碑铭并序
      上天最伟大,只有帝尧能效法天;“道”最伟大,只有黄帝能理解、获取并运用它。《南华经》中说:道,它引出鬼帝,产生天地。黄帝专一精思以通神,按照物质衍生发展规律形成三皇之书,以此来约束人们的本性。最终完成了统一华夏部落以及征服东夷、九黎族,成为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于是,就在这个原上铸鼎庆贺,鼎铸造成功后黄帝升天,并得到了神帝之道。因世事变迁,故刻石永远纪念成就大业而铸鼎的轩辕始祖黄帝。铭为:
    “道”的能量可以使黄帝成神仙,而黄帝将智慧留给那些圣贤之人。上古时期真伟大啊!我们应该感谢作为天下共主的轩辕黄帝。他用“道”来教化人,铸鼎之后就自我神化了。汉武帝和秦始皇帝想尽一切办法希望可以长生不死,结果所有的付出都成为徒劳。距离“道”渐行渐远,始祖黄帝的德行天下没有第二个人能像他那样仁爱。恭颂铸鼎原,黄帝自然无为的德性使人们和睦相处。如今国运昌盛,承蒙当今圣上亲力亲为,诸事功德圆满。祈愿大唐的恩泽让铸鼎原经久不变,去旧更新。
铭并序一百三十七字
虢州刺史泰原王颜撰      
华州刺史兼御史中丞陈郡袁滋籀书
唐贞元十七年岁次辛巳正月九日癸卯






注释:

[1] [3]汉许慎撰《说文解字》,卷十四,中华书局,1963.

[2]汉许慎撰《说文解字》,卷八,中华书局,1963.


[4]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部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2.891.

[5]清•董诰等编《全唐文》,第六部,卷545,中华书局影印嘉庆本,1983:5527.

[6]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列传第135卷,良吏下,中华书局,1975:4830—4831.


轩辕黄帝铸鼎碑


轩辕黄帝铸鼎碑拓片


轩辕黄帝铸鼎碑侧面照



(编辑:manager)
文博研究
2003-2014 中国 河南 三门峡市博物馆版权所有 地址:三门峡市陕州公园内 电话:0398-2890577
豫ICP备1402955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