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博研究 > 周召分陕石
周召分陕石
  

       崔松林

在三门峡这块古老而又神奇的土地上,曾经矗立着一块举世闻名的奇石——周召分陕石。它是西周初期周召分陕而治的历史见证,也是我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界石。

      周召分陕石是西周初年周召二公分陕而治时所设的界碑,系用青石凿成的一根高3.5米的圆形石柱,原立于陕塬(今陕县张汴塬),后移至陕州北城墙上,当时还在原石柱处立有石碑一通,以示纪念。(图一)石碑正面自上而下有阴刻楷书“周召分陕处”五个大字,这是目前已知的最早确定并记载分陕石柱史实的。民国二十一年三月(1932年3月),陕州民众教育馆馆长曲完善负责收集文物时,将周召分陕石柱从陕州北城墙上移至陕州民众教育馆(原召公祠)收藏,并在石柱前立碑碣一通,名曰石柱志略。遗憾的是该石碑在十年动乱时,被东关农场民工队烧石灰当石料用了。新中国成立后,周召分陕石柱作为文物被政府重点保护。上世纪50年代建设三门峡大坝时,陕州古城属淹没区,石柱随其它古迹一同移至人民公园保存。1967年文革开始后,石柱被移至市图书馆,1977年又移至文化宫,1981年被三门峡市车马坑陈列馆收藏保护至今。起初石柱立于陈列馆院内正中,由于影响整体美观,1989年又将石柱移至车马塑像展厅门前的水池旁。立柱时,为防止石柱断裂,特在石柱后边加一垂直钢管以夹固支撑。(图二、三)
       近年来,由于风雨侵蚀和恶劣的煤尘环境影响,使周召分陕石严重受损。2005年,随着虢国车马坑陈列馆进行建馆以来规模最大的馆舍维修工程的实施,对风化十分严重的石柱进行了全封闭式保护。专门从洛阳玻璃厂订做了宽80厘米,高400厘米,厚12厘米的四块特殊加厚玻璃,采用内外两层不锈钢框专用固定架,将四块玻璃夹在中间固定。顶端用不锈钢彩色顶罩予以封闭,避免风吹雨淋,起到了有效的保护作用。现今,全封闭后的周召分陕石柱,外形美观,古朴庄重,已成为虢国车马坑陈列馆新的一景。目前,凡到馆内参观的游客,大多都要在石柱前合影留念。如今,这一悠久而古老的文物古迹又重放异彩,每年都要吸引海内外各界朋友来此领略这个3000多年前遗迹的古朴风彩。
       西周王朝建立之初,周武王劳病而逝,他儿子诵继位,称为成王。因其年幼,便由周武王之弟周公旦和重臣召公奭辅政。其时,周朝刚刚建立,天下很不稳定,首辅大臣周公位高权重,地位特殊,在朝野引发了严重的信任危机。为了化解信任危机,完成武王重托,周公多次向召公作出解释,《尚书》中的《君奭》就是周公专门为说服召公写的。在这篇文章中,周公开诚布公,列举古之贤臣表明心迹,希望召公明察自己,与自己和衷共济,带领周王朝走出危机。周公的诚意最终感动了召公,赢得了召公的信任并与召公达成共识,二公商定分陕而治。并在分陕的位置凿了一根高3.5米的石柱立于分界之处,称作“立柱为界”,分陕的具体位置在今陕县张汴塬。史籍《左传•隐公五年》记载:“自陕而东者,周公主之;自陕而西者,召公主之。”据历史学、考古学、地质学家考证,“分陕石”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界石,古籍所称的陕西均指今河南陕县以西地区,元、明两朝以后,陕西省之得名亦缘于此。成语有“分陕之重”:陕:古地名,今河南三门峡一带;重:重任,指周成王时周公、召公分陕而治,后指朝廷对守土重臣的委任。
       自分陕而治后,周王朝的疆域被分为两大行政区,分别由周、召二公管理。召公负责开发黄河中游地区的农业生产,建立巩固的经济后方,协助成王处理政务,行礼乐、施教化卫戍皇室,协调诸侯关系,在召公的治理下,西周在此立都长达三个世纪。周公主要的精力用于防备殷商遗民的反叛,开疆辟地,营建洛邑,稳定东部新发展的领地。他做的也是兢兢业业,其间殷商旧人曾勾结王室贵族管、蔡谋叛,周公曾经背负了莫大的压力,最终还是平定了叛乱,流放了管、蔡等亲族。可以说周公能够流芳百世,与他在东方的奋斗密不可分。他还在东方为周王朝准备了另一块根据地,当镐京残破之后,周平王东迁洛邑,继续周朝的统治,这与周公当初的苦心经营是分不开的。他们二人细查民情,体恤民意,得到百姓的拥护和爱戴,使得周王朝在“分而治之”的政策下得到和谐统一,为周王朝走向安定昌盛奠定了基础。

       附分陕石照片




(编辑:manager)
文博研究
2003-2014 中国 河南 三门峡市博物馆版权所有 地址:三门峡市陕州公园内 电话:0398-2890577
豫ICP备1402955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