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博研究 > 五彩斑斓的虢州石砚
五彩斑斓的虢州石砚
  

 砚台,与笔、墨、纸并称文房四宝,因其性质坚固,传百世而不朽,因此中国历代文人对其均十分珍爱。刻砚、赏砚、藏砚,成为一种时尚的风气,砚台随着社会历史的演变,浓缩了各个朝代文化、经济乃至审美意识的各种信息。中国历史上名砚辈出,广东的端砚、安徽的歙砚、甘肃的洮砚、虢州澄泥砚更是被誉为四大名砚。

 虢州石砚,是中国历史名砚之一。虢州石砚又名稠桑砚,产于虢州朱阳县,因其所产石砚上等的作为贡品供奉朝廷,一般的则运往黄河岸边的稠桑驿去销售,深受过往客商的青睐,故得名稠桑砚。民国《灵宝县志》有记载:“唐元和初有李文者于朱阳涧侧得一石,因琢为砚甚佳,县人有能琢者取石琢之,售予稠桑驿,获厚利,因名稠桑砚。”唐人李匡文在《资暇集》中对其作了更加详细的描述:稠桑砚始因元和初,愚之叔翁宰虢之朱阳邑。诸季父温凊之际,必访山水以游。一日于涧侧见一紫石,憩息于上,佳其色,且欲□□□□□□□□随至,遂自勒姓氏、年月,遂刻成文,复无刓缺,乃曰:‘不刓不缺,可琢为砚矣。既就琢一砚而过,但惜其重大,无由出之。更行百步许,往往有焉。又行乃多,至有如拳者,不可胜纪。遂与从者挈数拳而出,就县第制琢。时有胥性巧,请琢之,形出甚妙。季父每与俱之涧所。胥父兄,稠桑逆肆人也。因季父请,解胥籍而归父兄之业,于是来琢,开席于大路,厥利骤肥,土客竞效,各新其意,爰臻诸器焉。季父大中壬申岁授陕令,自元和初,往返京洛,每至稠桑,镌者相率辄有所献,以报其本。现仅就三门峡市博物馆收藏的几方虢州石砚与诸君分享。


1、唐代箕形紫石砚


 这方砚台于1985年出土于三门峡市粮食局上村岭粮库工地的一座唐代墓葬中。通高2.6厘米,长15.8厘米,砚身箕形,凤字形,子母口,由砚身和盖两部分组成一件盒式箕形砚。砚盖上刻饰一梅花鹿,站立回首,口中衔草,取鹿()回头之意,近边缘饰阴刻线一圈,外饰卷云花草纹,砚盖右边侧棱上刻有“紫石砚”三字。砚池内有墨痕,砚身前端下部两侧有二长方形锥体状足,造型雅致,刻工精细,线条流畅。这件唐代紫石砚,不仅整体造型精致,美观大方,梅花鹿形象逼真,栩栩如生;而且具有发墨快、储水好之特点。石材为灵宝产的虢州石中的紫石,石质细腻、纯净、色泽紫红油润,是少见的唐砚珍品。

2、明代虢州双色石砚


 这方砚台1987年出土于陕县大营乡的一处工地上。通长22.3厘米,宽12.3厘米,厚2.2厘米。整方砚台为双面石砚,石质自然为两色,砚面为瓦灰色,砚背主要为紫色,犹如双面镜一样。

3、唐代紫石砚


 这方砚台整体造型为箕形,素面。通长16.9,宽15.5前高后低,砚池内有墨汁痕迹。砚身前端下部两侧有二长方形锥体状足。

4、明代紫石砚


 这方砚台为长方形,外形像一块砖头,长21.7厘米,宽11.7厘米。砚堂为圆形,位于整方砚台稍偏下,内有墨痕。砚唇稍有损毁,砚池为月牙形,并与砚堂相连。砚额分两部分,一部分与砚池相连,雕刻成云纹,一部分与砚堂相连,雕刻为鱼纹、水波纹。石材为虢州石中的紫石,石质细腻。

5、明代紫石砚


这方砚台为长方形,长9.5厘米,宽7.2厘米,高3.9厘米。素面,通体紫色,石质细腻。砚心向内凹,上有墨汁痕迹。砚池位于一侧。砚背正中有一“德”字,有多道划痕。

 这几方砚台的石材均为虢州石。虢州石以灵宝朱阳产最多,其石质细腻,硬度较软,易于刻磨,色泽油润,大多数为酱红色或铁红色,其上有多种图案。虢州石中的紫红色石,因其稀少而被历代文人雅士所珍爱,多刻成砚台、笔架、纸镇、水洗等物品。宋代书画名家米芾爱砚成癖,他在《砚史》中论及26种砚石时,称虢州石理细如泥,色紫可爱。发墨不渗。久之,石渐损,回硬,墨磨之则有泥香。明代林有麟《素园石谱》也记载:“虢州朱阳县,石产土中,或在高山,其质甚软,无声。一种色深紫,中有白石如圆月;或如龟蟾吐云气之状,两两相对。土人就石段中揭取,用药物镌冶而成,间有天生如圆月形者。昔欧阳永叔赋云月时评诗,恃为奇异。又有一种色黄白,中有石纹如山峰,罗列远近,涧壑相通,亦是成片,修治镌削,度其巧趣乃成物象。以手抚之石面高低,多做研屏,置几案间,全如图画。民国《灵宝县志》记载:“虢石,出朱阳县,自生花草,可为屏风,琢之成砚颇佳。”

 然而自民国始,虢州石因地僻山高,若无登天断云的胆魄难以开采,加上战乱频繁、自然灾害等原因,在唐宋时期盛极一时的虢州砚繁华落尽,被人遗忘,虢州奇石几近淹没于高山深涧之中。

 


(编辑:manager)
文博研究
2003-2014 中国 河南 三门峡市博物馆版权所有 地址:三门峡市陕州公园内 电话:0398-2890577
豫ICP备14029556号-1